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资讯 > 正文内容

中信科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映民:“价值驱动”5G可持续发展 全面支撑“数字中国”战略落地

2023-07-28 15:45数码资讯

2023年6月4日,以“打通信息大动脉,共创数智新时代”为主题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在京拉开帷幕。本届展会将全面展示信息通信业在5G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演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展会同期举行的“5G演进与创新发展论坛”上,中信科移动首席科学家王映民博士应邀作了《持续5G创新,建设数字中国》的精彩演讲。

王映民表示,数字经济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中信科移动全面支撑“数字中国”发展,将围绕“引领创新、强健根基、促进融合”三大维度,推动移动通信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高效的网络解决方案,构建开放健康的数字生态环境,推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进程。

引领创新:聚焦科技前沿 提升关键能力

王映民指出,在5G之前,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设计追求目标就是高性能,但随着5G融合应用的逐步深入,网络设计理念出现“拐点”,诸如可持续、可信赖、可简化等新增维度的设计目标将会占据重要地位。

而这也成为了5G向5G-Advanced,甚至是6G持续演进的必然路径,也成为了中信科移动的持续创新的主战场之一。王映民表示,围绕着5G-Advanced和6G演进,中信科移动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演进路径和产业布局,来打造核心基础能力,提升网络创新价值。

演进路径方面,中信科移动从关键技术、系统体制和组网应用三个方面,聚焦天线系统技术、RAN网络架构、安全可行技术、通感算融合、场景化方案等五大维度进行了积极布局,打造行业领先的能力和产品服务,为5G-advanced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面向6G,王映民强调,6G网络的技术和系统设计,要建立在5G网络的持续发展和平滑演进的基础之上,从5G的“场景连接、场景适应”到6G的“全域覆盖、场景智联”。

技术与产业布局方面,中信科移动结合5G产业发展和6G需求愿景规划,围绕无线技术增强、网络技术演进、融合技术创新三个层面开展关键技术储备研究,包括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以用户为中心接入网架构、通感融合、算力网络、内生安全等;并在星地融合、超维度天线、网络架构等方向取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于近期顺利完成IMT-2030(6G)组织的智能超表面、通信感知一体化、算力网络、分布式自治网络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

强健根基:价值驱动5G可持续发展

今年年初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作为新基建之首的5G,打通信息大动脉仍是目前的核心任务。

截至2023年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64万个,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为领先的5G基础网络;与此同时,5G融合应用走深走实,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

王映民指出,虽然我国5G建设与商用成绩斐然;但网络建设方面仍需持续加强城乡广覆盖,提升市内和工矿区深度覆盖,精准补足价值区域的厚度覆盖。中国信科以“价值驱动”的理念,全面支撑“共建共享”,在注重“绿色节能”的同时,深化“网业协同”服务,助力“5G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节能方面,中信科移动深挖降本增效,从设备、站点、网络节能等维度推出了相应的节能方案,实现了AAU静默增强、BBU动态降耗、下行功率优化、4G/5G协同节能等多项节能技术的快速商用,现网降耗优化效果显著。

王映民表示,5G无线网络呈现出从单频到多频、从室外到室内、从中频到低频的趋势,中信科移动打造了完备的创新解决方案。比如在区域新建场景下,中信科移动推出了2.6GHz+1.8GHz双频RRU,实现4/5G共模部署,降低建设维护成本。比如在室内价值场景,中信科移动推出了具有“高集成、可定制、易部署”等特点的Easysite 5G小基站解决方案;面向普通场景,则推出了室内无源移频DAS,具备部署快、降成本、提性能的多重优势。

王映民指出,加速Sub 1GHz低频重耕利用,对提升5G网络覆盖能力,确保跨不同地区的服务连续性至关重要。对此,中信科移动推出了800/900M 6T12R RRU低成本建网方案,比传统2T4R降低30%,5G整机成本相比传统2T4R降低18.6%,功耗降低15%。

目前,全球运营商都在深度探索智能化网络应用。中信科移动也在将智能融入无线网络,通过网元智能、单域自治,跨域协同,构建分层、分域、分级演进的自智能力,使能自智网络。

促进融合:分类聚合促进规模应用

王映民表示,5G融合应用正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经过多年行业专网及信息化业务发展,中信科移动积极参与5G专网项目建设,其无线通信系列产品已在能源、交通、教育、制造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处于专网通信行业领先地位。

王映民指出,从5G融合应用角度来看,目前依然面临着空口能力与弹性不足、行业定制成本高以及频段模式需探索等问题。中信科移动面向行业应用,发掘共性场景需求,提升行业专网弹性及空口性能使能技术赋能共性场景。在超级上行、超远覆盖、高速算法、端到端网络切片、场景组网方案、低时延高可靠、主备组网等多个方面,持续定制优化5G软件特性。

比如在智慧矿山领域,中信科移动聚焦智能化煤矿建设的安全、智能、高效等关键需求,推出的端到端5G+智慧矿山解决方案,以5G+WiFi6+PTN为核心构建全感知、大连接,融合、高效、智能的智慧矿山通信系统,针对煤矿典型应用场景,联合业界合作伙伴重点打造了基于5G的智能开采、智能掘进、智能机器人巡检和AI高清视频监控、多媒体融合调度等多场景业务应用解决方案,积极拓展5G在矿山行业的应用。目前,中信科移动相关解决方案已经在超过100家煤矿实现落地,市占率位居行业前列,稳居矿山、能源专网市场第一梯队。

在智慧电网领域,中信科移动针对其广覆盖需求、海量用户连接、特殊的高安全要求等重点需求,推出SmartLTE电力无线专网,可提供230MHz,1800MH从终端、基站、核心网全部产品,为电力行业客户提供灵活高效的无线传输方案以及多业务集成解决方案。

在智慧交通---铁路5G专网领域,中信科移动已深入参与由国铁集团组织的铁路5G-R专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协助国铁集团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同时,中信科移动具备5G端到端产品自研能力,完成了5G-R基站及核心网设备静态测试,测试结果位于第一梯队,是国铁集团铁路专网建设的重点合作单位,已入围核心网、基站主设备商名单,成功入选中国铁路学会智能铁路委员会。

王映民表示,5G+AI、5G+MEC、5G+IoT等新网络和新技术的融合,正在加速推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信科移动将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聚合近万家合作伙伴,已形成上千个解决方案,服务包括央企、世界500强在内的百余个客户,促进5G产业蓬勃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ZBLOG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youzheba.com/s/682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反对欧盟向科技巨头收“流量税”:殃及消费者,系重复收费

北京时间 1 月 4 日早间消息,据消息,欧盟正在考虑一个计划,让作为互联网使用大户的全球科技巨头为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成本部分买单。但当地时间周二,一个代表欧洲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组织公开表示,让科技巨头付费将会导致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出现“系统性缺陷”。据悉,这一计划已经在电信行业引发了反弹...

三星 Galaxy A14 5G 美国版发布:搭载天玑 700 芯片,后置 50MP 三摄像头

三星 Galaxy A14 5G 美国版发布:搭载天玑 700 芯片,后置 50MP 三摄像头

在 CES 2023上,三星发布了 Galaxy A14 5G 手机,其中欧洲版搭载了 Exynos 1330 芯片。除此之外,这款手机还有美国版本,采用了联发科天玑 700 芯片。手机配有塑料聚碳酸酯背面和框架。三星 Galaxy A14 5G 配备 4GB+64GB、6GB+128GB 存储,可...

中国移动总部主管及自建光缆线路项目监理服务集采:公诚、煜金桥、中邮通等3家入围

中国移动总部主管及自建光缆线路项目监理服务集采:公诚、煜金桥、中邮通等3家入围

1月6日消息(焦焦)从中国移动官网获悉,中国移动日前公示了2023年至2024年总部主管及自建光缆线路项目监理服务集采部分标段的中标结果,公诚、煜金桥、中邮通等3家入围。具体中标详情如下:中国移动方面表示,本次仅公示了标段1、标段4和标段5的中标结果,标段2、标段3、标段6因投标人不足未开标评标,各...

日本官员:日本将加入美国对中国的芯片禁令

据消息,日本一位高级贸易官员近日表示,日本将“加强”与美国的协作,以限制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表示,日本希望与美国更紧密地合作,共同开发军民两用技术。他表示:“为了解决恶意行为者滥用关键和新兴技术以及不当技术转让的问题,我们绝对有必要加强我们在出口管制领域的合作。我们将在国际合...

中华电信将采购诺基亚爱立信5G小站

1月6日消息(南山)中国台湾运营商龙头中华电信近日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公司策略会,由董事长谢继茂和总经理郭水义主持会议。会议提到,中华电信定调2023年将5G网络覆盖能力范围提升至95%,5G基站继续部署,预计从当前的1.6万个提升至2万个。同时,之前2年多主要部署宏基站,2023年考虑规划少量5G小基...

2023年或成苹果混合现实头显独角戏:其他产品线将集体失声

2023年或成苹果混合现实头显独角戏:其他产品线将集体失声

据报道,苹果再次推迟了混合现实头显的发布计划,将原定于今年1月的发布时间推迟到今年春天,最终发货时间可能会等到今年秋天。经过历时7年的开发,苹果即将推出首款混合现实头显。但也正因如此,其他技术几乎会在2023年集体失声。换言之,对苹果的产品线而言,2023年几乎会成为混合现实技术的独角戏。苹果将推出...